【23xiu.com - 愛上秀-教育信息門戶網】
最近身邊有很多朋友晉升為媽媽,外人看到她們,常會覺得她們一定無比享受這段親子時光,因為看到她們孩子可愛的嬰兒臉,都覺得再大的脾氣都被融化,但是我經常會看到一些媽媽在夜里3、4點發(fā)朋友圈“吶喊”:
夜里根本沒辦法睡,孩子一小時醒N次?。奁槪?/p>
孩子哼哼哼,老公呼呼呼,孩子爸已經練就抗干擾神功,只能我起身哄孩子?。ㄉ鷼饽槪?/p>
以前人家說一孕傻三年,現在我終于明白原因了,是因為缺覺!(無辜臉)
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:每當人們被問到人生中最享受的時光時,很多人的答案就是和孩子在一起,我們會回憶起過去的時光:陪孩子睡覺的溫馨、給孩子講故事的幸福、帶孩子去旅行的愉悅……但是在養(yǎng)育孩子的現在進行時,本該是我們人生中最享受的時光,父母們卻常常煩躁、焦慮,又吼又叫,這是為什么呢?
在泰勒.本-沙哈爾《幸福的方法》一書中提到了一項研究,值得我們思考:在這項研究中,女性需要寫出前一天所做的事情,然后對這些事情做出評價,她們寫的內容有飲食、工作、照顧孩子、購物、社交等等,但是在總結中意外的發(fā)現是,媽媽們并不能從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中獲得享受。
當我們被問到是否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,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,因為我們最先想到的是快樂的時光,但是我們沒有把一些現實的因素考慮進來,因為真實的生活總像上面哄孩子睡覺的狀態(tài),自己身心疲憊、老公沒有幫忙、孩子哭鬧不停,第二天還有忙碌的工作……所以“當多個任務同時需要我們分配時間的時候,我們很難專注于當前的活動,這也就影響了我們享受生活的能力”。
于是作者提出了“簡單即幸?!钡睦砟睿覀冃枰喕覀兊纳?。是啊,在現代忙碌、快節(jié)奏的社會中,我們焦慮、發(fā)火很重要的原因有時候就因為一個字“多”,比如:
對自己,我們朋友圈訂閱了很多微信號,收藏了很多計劃看的東西,買了很多想看到的書,制定了很多要上進的計劃,買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;對孩子,我們也是希望他們學得更多,不能落后……但遺憾的是,每個人一天就是24小時,我們再提高效率,當事情多到沒辦法做完時,我們只能給自己壓力,最后就是焦慮得又吼又叫,無法享受生活。
當看到“簡化”二字的時候,很多人會把“簡化”等同于做減法、要取舍,甚至會覺得要失去很多東西,其實我覺得簡化更像是一種提煉,去除那些占用我們時間但是卻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,把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取出,然后在減少時間緊迫感的心境下踏實地去做,從而真正地享受家庭乃至你全部的生活。
現在我們能感覺到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改變,以前我們的生活幸福的來源一直是加法,比如家里增加了一臺冰箱,換了一臺大電視……但是現在我們從擁有一件東西中得到的幸福感越來越少,孩子未來面對的世界更是如此。本田直之在著作《少即是多》中提到如何獲得新時代的幸福,需要我們從“厲行節(jié)約”到“主動選擇簡樸”,這正是我們簡化生活的一種方式。
那么如何簡化我們的生活呢?這里分享給大家一個小工具,時間管理四象限的法則,這個工具我們很多人都熟悉,以前我們常用在工作中,其實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,它也適用。我們可以把每天生活中的事情分為四種情況放在對應的象限:
1.重要且緊急的事情——立即做
比如媽媽最怕孩子生病的事情,屬于重要且緊急,那么這個時候,媽媽需要放下手頭的事情,第一時間去處理。
2.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——有計劃地做
我們常說的培養(yǎng)孩子閱讀、運動、學習習慣等,這些都是慢功夫的事情做了不一定馬上見到效果,屬于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,這些需要我們騰出時間有計劃地去做,因為如果我們忽視,有一天可能會變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。
3.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——交給別人做
現在生活越來越便利,在我們身心疲憊的時候,不要過于給自己壓力,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學會尋求幫助和授權,有時候生活辛苦簡化不了,就是因為太愛操心,很多事情交給他人不放心,這部分也是簡化的重點。
4.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——盡量不做
當我們因為生活繁雜沒有找到情緒出口的時候,就容易做一些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耗費時間,比如一天到晚刷朋友圈、沉迷于追劇打游戲,如果作為休閑調節(jié)一下自己的狀態(tài)沒問題,但是如果過度花時間,就容易沒時間做重要的事情,造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如果你覺得這個分類方法不錯,但是覺得很繁瑣,我們可以先試著堅持一段時間,比如一周,之后反思、總結,看看哪些內容需要簡化,如何把時間花在值得的事情上并且保持元氣滿滿。
另外,簡化生活,我們還可以從如下一些小行動開始做起:
物質簡化
物質簡化,我們可以先把家中的物品“斷舍離”,因為你占據的東西也在占據你:
有人說家中半年用不到的東西基本以后也用不到了,所以先把家里收拾一遍然后做一次大掃除,不要把什么東西都留著備用,因為那些東西不是簡單地占地,它們還大大增加了你收拾和找東西的工作量。
很多家庭,孩子的玩具就占了一大部分,也需要我們做一次簡化,因為玩具過多,除了家里繁雜混亂,它們還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,讓孩子也容易浮躁不安,這需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商量,把一些壞掉的、不需要的玩具扔掉,一些不再適齡但是還可以用的書籍、衣服送給需要的親朋好友,或者捐出去。
事物簡化
剛才我們提到事物簡化中,我們最需要的簡化一些不重要但是緊急的工作,這部分我們可以選擇尋求幫助和授權的方法來簡化。
伴侶的幫助:在自己有繁重的工作、家庭事務的時候,我們需要伴侶的支持,比如一起做家務、帶孩子等,這個時候可以平和地說出來,但不能是抱怨的語氣,因為那樣會造成爭執(zhí),導致事情沒有簡化反而更復雜,當我們真誠地表達需要對方幫助的時候,對方也會感覺到自己的價值。
孩子的幫助:孩子也是我們的小助手,有時候我們總覺得是照顧孩子,其實很多時候,孩子也愿意幫助父母,小的時候,讓孩子幫忙收拾、掃地,長大可以讓孩子一起洗衣服做飯等。放棄這個想法的原因是,我們擔心孩子越幫越忙,但是如果我們不開始耐心地教會他們,所有的事情我們只能永遠自己做,這就容易把不緊急的事情拖到緊急。
外界的幫助:現在的服務業(yè)很發(fā)達,很多事情可以請別人代做,當需要的時候,我們可以請清潔人員收拾家,沒時間做飯時點外賣,過于奔波的路程打車……比如過年的時候,身邊很多人請專業(yè)人員擦家里的玻璃,因為老人擦怕他們危險,自己年底確實忙,這些服務需要花一些錢,但是當我們需求外界的幫忙時,可以減少自己的內耗,從而能不發(fā)脾氣、用更加愉悅的心情面對孩子、伴侶,我想是值得的。
語言簡化
當心情不好的時候,媽媽就容易吼叫、發(fā)火,尤其是面對孩子的問題,就會嘮叨、催促,孩子不再關注說話的內容,而是把關注點轉化到情緒中,你說得再有道理孩子也是聽不進去的。相反,簡潔、清晰的語言更容易讓孩子聽進去并且配合你,這也是很多時候爸爸的話比媽媽更有效的原因。
心靈簡化
心理學家蒂姆.卡瑟通過研究指出:時間上的富裕比物質上的富裕能給人更多的幸福感。所以讓自己不吼不叫、心態(tài)平和很重要的方式是給自己一點時間,這也更需要我們放棄一些不必要的事情,有時候這比給自己買一件衣服更能讓自己放松和愉快。
另外,我們心靈無法簡化,很多時候是因為充滿很多擔心和焦慮,即使一些事情沒發(fā)生我們也有負擔,我們可以把心煩的事情寫出來,有時候和自我的對話會讓心靈騰出很多空間,另外可以嘗試把自己擔心的結果寫出來,放在自己的“心靈盒子”中,一周之后,可能你會發(fā)現,很多事情都沒有發(fā)生。
過年期間,回到小城鎮(zhèn),有一位親戚說:我實在不能理解北京年輕人的生活,尤其是早晨,我看到他們買一個像飲料的粥,一邊走一邊喝,為什么不能早起來做點粥呢?是啊,我們現在的城市生活太忙了,家長忙,孩子也忙,生怕落后于人,以前坐地鐵我們還是走著去,后來是坐扶梯,現在是在扶梯上走著甚至跑著,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享受生活。一次匆忙吃早點,看到小店墻上木心的一首詩《從前慢》,才有意識品味食物的味道:
從前的日色變得慢
車,馬,郵件都慢
一生只夠愛一個人
快速的生活節(jié)奏,讓我們追求效率,快起來確實能夠充實生活,但是慢下來才能享受生活,教育孩子更是一個慢的過程,而簡化是慢的前提,所以過好繁忙的家庭生活需要我們有慢下來的意識,更需要我們有簡化生活的智慧。
【猜你喜歡】